

新院搬遷后,我院門診西藥房也啟動了一項新的服務,開設了“特殊”的藥事咨詢服務窗口。
之所以稱之為“特殊”,是因為我們除了常規(guī)的咨詢, 更多的是用一顆感懷的心去接觸病人,去做病人需要的傾聽者。

記得那時候,我們還在老院,每個月阮阿公都會來買藥,每次都是一大袋。
我:藥都吃過嗎?
阿公:都吃十年了!給我好了,不用貼!
我:血壓血糖平時要注意量。有什么不舒服嗎?
阿公:都蠻好,就是最近有點咳嗽。
我:您吃的降壓藥里有貝那普利,可能會引起咳嗽, 是干咳嗎?建議您問一下醫(yī)生需不需要換藥。
阮阿公這就去找了醫(yī)生換了藥,幾天后回來說,謝謝你呀,換了藥之后不咳嗽了!
搬新院后,阮阿公坐著輪椅來買藥,他把發(fā)票和市民卡遞給我時,動作已然有些吃力。
我:藥都吃過嗎?
阿公:都給我貼上吧,年紀大了記不清楚了。
(語氣里透著無奈, 口齒也不大清楚了)
后來我看到處方上熟悉的名字,拿藥的是一個中年婦女,并未見過, 詢問之下才知道阮阿公已經走不了,躺在家里養(yǎng)著了。之后他女兒又來拿過幾次藥。再后來,就再沒見過阮阿公的處方了。
咨詢窗口最需要的便是耐心。遇上一些空巢老人,他們年紀大了,一個人獨居,碰上用藥問題,往往會一遍兩遍地再三詢問,不斷確認,而我們需要不厭其煩地交代,比如男性老年病患很多存在前列腺問題,開了多沙唑嗪,為防止萬一,窗口需要交代病患最好睡前服用,避免可能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壓,并且注意適時的血壓監(jiān)測,很多老人年邁,耳朵也不好使,看著他們不斷點頭卻又茫然的眼神,我們內心的擔憂可以說不亞于他們的子女!
付出總是有回報的,隨著和病患的傾聽互動增多,有些病患也把我們當成了朋友一般,會問我們的同事:你肚子這么大了還上班啊,什么時候生呀;甚至公交車偶遇時,會很驚喜地打招呼:你是不是醫(yī)院上班的呢, 寶貝生了啊。感恩的同時由衷地感懷。有些老病號,確實是看著他們變老, 然后再也見不到了。
盡管當下醫(yī)患關系緊張,有時候也會有一種無力感, 但總想著身為醫(yī)務工作者,我們有知識和熱情,我們能做些什么,能改變些什么。開設這種特殊的藥事咨詢服務窗口,我們希望能和病患架起溝通的橋梁 ,做好科普宣傳,通過自己的力量,告知患者,我們是可以被信任的;通過掌握的藥品知識, 幫助患者,更好的對抗疾病!

蔣思思
臺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藥劑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