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陳皮,大家都并不陌生,中醫(yī)常說:“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足可見陳皮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以及保健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習慣性地拿陳皮用來泡茶,或者做為調料用來煲湯。
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干燥果皮。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
功效: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本草綱目》:“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痰痞咳虐,大便閉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其治百病,總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

這年,華佗外出行醫(yī),一日,他乘船去柴桑(今江西九江),船進入贛江時,華佗突遭風寒,身上發(fā)熱,咳嗽不止,口也很干。他忙打開包袱找起藥丸來,不想,治風寒咳嗽的藥丸已沒有了。正好此時船過三湖,只見岸上桔樹成林,紅桔累累。華佗想,藥丸沒了,就買點桔子吃吃,至少也能解渴,便叫船夫靠岸,上去買了一筐桔子,回到船上,他連皮帶瓤一連吃了好幾個。到了晚上,華佗忽感咳嗽好多了。他有點奇怪,自己沒吃藥,咳嗽怎好些了呢?他想起今天吃了不少桔子,難道桔子能治咳嗽?第二天,船上兩船夫也染上感冒,咳嗽起來,華佗便拿出桔子給他們吃。
誰料,倆船夫吃后,一個咳嗽止了,一個卻仍咳個不停,華佗挺納悶,問了才知道,止住咳的一個也是將桔子連皮帶瓤一起吃,而無效的一個是只吃桔瓤沒吃桔皮。華佗禁不住道:“莫非桔皮可止咳?”
之后一路上,華佗每次吃桔子時,都把桔皮留下。數月后,華佗行醫(yī)歸來,發(fā)現那些桔皮都風干了,他不知道風干的桔皮是否還有藥用。這天,正好有人患傷風咳嗽前來就診,華佗便把風干的桔皮煎水讓病人服用,沒想到效果更佳,華佗這才發(fā)覺“陳”皮比“鮮”皮更好。
就這樣,華佗發(fā)現了陳皮,從此,陳皮成了一種不錯的中藥材。
陳皮泡茶
陳皮20克,加適量開水泡茶,每次~3次,適宜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之人食用;也適宜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脂肪肝之人、急性乳腺炎者食用。 胡蘿卜200克,陳皮10克,瘦豬肉100克。胡蘿卜切絲,豬肉切絲后加鹽、黃酒拌勻,陳皮浸泡至軟切絲,加入適量蔥、姜、蒜、油、鹽等烹飪而成。具有寬胸理氣功效,用于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表現為胃脘脹痛,攻竄兩脅,噯氣則舒,食欲減退,或嘔吐吞酸,遇情志失調則加重,舌苔薄白,脈弦。溫馨提示:陳皮藥效雖好,但并不是人人都適合使用。比如陰虛有熱者,陳皮性溫,只會加重熱象,所以對于這種體質,使用陳皮要慎重,所以建議在專業(yè)中醫(yī)師進行體質辨識后食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