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m番号,musctonk的漫画|mv欧美_MV在线观看免费播放历史

>>科普教育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科普教育

中藥柴胡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22年01月17日 來源:醫(yī)院辦公室





【典故】

唐代有個胡進士,家有長工叫二慢。秋天,二慢得了瘟病,胡進士怕傳染家里的人,就讓他離開了。

二慢來到水塘邊,在雜草叢里躺著,覺得又渴又餓,渾身無力,便挖了些草根吃。一連吃了7天,周圍的草根吃完了,二慢試著站起身,忽然覺得身上有勁了。從此,二慢的病再沒有犯過。

過了些日子,胡進士的兒子也得了瘟病。他請了許多醫(yī)生,誰也治不好。胡進士忽然想起二慢,把他找來詢問后,急忙命人挖草根洗凈煎湯,給兒子一連喝了幾天,病就好了。胡進士很高興,想給那種藥草起個名字,那東西原來是當柴燒的,自己又姓胡,于是就叫它柴胡

【概覽】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干燥根。

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北柴胡南柴胡

北柴胡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zhì)硬而不易折斷,斷面顯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主產(chǎn)于遼寧、甘肅、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區(qū)。

南柴胡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細密環(huán)紋。質(zhì)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主產(chǎn)于我國南方的四川、湖北、江蘇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莖葉和泥沙,干燥。

【性味歸經(jīng)】辛、苦,微寒。歸肝、膽、肺經(jīng)。

【功能主治】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配伍甘草,主治寒熱往來,如柴胡散(《本事方》);

配伍甘草、芍藥、枳實,主治四肢冷而往來寒熱,或腹痛,或胸脅苦滿,或便秘,或里急后重者,如四逆散(《傷寒論》)

配伍當歸、芍藥、白術(shù)、茯苓、甘草、薄荷、生姜,主治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腹痛,大便或秘或溏,五心煩熱,浮腫,小便不利,眩悸,婦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如逍遙散(《和劑局方》)。

【用法與用量】3~10g

【注意】大葉柴胡的干燥根莖,表面密生環(huán)節(jié),有毒,不可當柴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