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護理的藝術是無形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護士有不同的理解,她需要每個護士用敏感的心去感受。
人文護理的藝術又是有形的,她以各種姿態(tài)出現(xiàn)在我們工作中,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問候無不滲透著人性的關愛,我們可愛的白衣天使們用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故事演繹人文護理的真諦。

八十歲的爺爺躺在病榻,我成為他幾日的責任護士,得到他的認可實屬有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與欣慰。
八十歲的爺爺顫巍執(zhí)筆,出院之際他執(zhí)意要寫,一封感謝信以表心意,小心翼翼地書寫每個字跡。先在草稿紙上認真練習,確保字跡清晰無誤,然后用力將我的名字,寫在滿意度調(diào)查表上。他戴著老花鏡趴在床椅,兒子用手電筒為他照明,一筆一劃地寫下想說的話,這是對我的鼓勵與認可。這位爺爺樸實無華,用善良與感恩治愈我們,在日常瑣碎中帶來溫暖,每次交流都充滿真情。
八十歲的爺爺雙手合十致謝,僅是簡單的叫聲“爺爺”,從未想過這份工作,能帶給我如此多的感動。
隨著醫(yī)療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大部分人對醫(yī)院抱有期待,卻不知很多疾病難以治愈,我們只能盡力延緩進程。 病人角色的轉(zhuǎn)換不易,誤解與不解時常出現(xiàn),作為基層醫(yī)務工作者,我們盡心盡力解病痛。每個人的性格與觀念各異,有的樸實有的刻薄,有的知恩圖報有的無理取鬧,日常工作充滿挑戰(zhàn)與考驗。
但每次遇見如此樸實善良,和藹可親的人時,都會覺得老天不公,他們卻如人間的一束光。愿這位可親可敬的爺爺,在人生的最后階段安詳,不受疾病帶來的痛苦,愿世間藥架生塵,人間無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