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位書生名茂松,為人厚道,自幼攻讀四書五經(jīng),然而卻屢試不第。茂松因此終日郁悶,天長日久,積郁成疾,頸部長出許多瘰疬(即淋巴結核),如蠶豆般大小,形似鏈珠,有的潰破流膿。久醫(yī)無效,病情越來越重。
這年夏天,茂盛父親不遠千里尋神農(nóng)。一日,他來到一座山下,只見遍地綠草茵茵,似入仙境。他剛想歇息,不料昏倒在地。
茂松爹怎么也沒有料到,這百草如茵的仙境,竟是神農(nóng)的藥圃。此時,神農(nóng)正在給藥草澆水施肥,見有人暈倒急忙趕來救治。茂松爹醒來,謝恩并訴說了自己的苦衷。神農(nóng)聽罷,從草苑摘來藥草,說:“用此草上端球狀部分,煎湯服用。”又說:“此草名夏枯草,夏天枯黃時采集入藥,有清熱散結之功效。”茂生按方服之,不久病愈。后來,父子二人廣種夏枯草,為民治病,深得人心。